欢迎您进入中心 | 联系电话 021-61065325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纪念赵环副教授逝世三周年专题 |连“环”记

纪念赵环副教授逝世三周年专题 |连“环”记

2020-05-22 13:09  来源:  作者:    点击数量:72

三年前,原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赵环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赵老师把社会工作作为终身事业,先后参与创办了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东莞市现代社会组织评估中心,为评估中心的运营和发展鞠躬尽瘁。在赵老师逝世三周年之际,为寄托我们的哀思,传承赵老师的精神,中心在公众号特别推送赵老师的“督导手记”及学术文集。


社会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优势


赵环


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和方法论基础,且后者是传统上占居主导地位的学生工作手段。为了回应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许多学者已经初步论述和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和可行性。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学生工作机制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这套学生工作体制由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共青团或少先队组织及后勤保障服务等六大系统构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生工作(服务)机制。但与此同时,这套学生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它与社会工作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与服务理念、学校任务为本与学生需要为本、工作的问题视角与优势取向、服务的控制管束与授权增能、工作者的独立作战与团队合作、侧重意识形态与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应后者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背景下所遭遇的困境,具有如下方面的优势:


强调服务学生而非教育学生的工作理念


纵观国际社会工作发展史,社会工作自诞生之日发展至今,逐渐从单一的慈善救济功能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与社会制度。因此,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成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核心。相比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管理学生为核心的理念,社会工作以服务学生为逻辑起点。


强调学生为本而非学校为本的工作重点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要重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了重要的福利制度功能,以人为本的福利观念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指针。社会工作在看待和介入高校学生工作时,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来开展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适应高校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工作世界环境,它区别于现有的、以学校(行政)管理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


强调优势视角而非问题视角的解决策略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回应社会问题的重要制度化手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坚持了问题为本的解决策略和工作路径,如剩余性社会福利制度强调通过家计审查的方式来向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这种带有污名化、标签化的福利制度很长一段时间规制了社会工作以“问题为本“的实践策略。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的集体反思,社会工作的实践范式逐渐从“问题为本”走向“优势为本”,即通过发掘和重视服务对象之优点、潜能为重点,帮助服务对象改变生活处境,适应社会环境。社会工作坚持优势视角,在介入高校学生工作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创新之处。


强调增权赋能而非控制约束的工作导向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其理论核心在于:挖掘个体自身内在潜力和资源,实现个体权力的本来面目,改善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力状态,促进宏观上的人际和谐和社会公正,最终达致社会的平等、和谐状态。因此,在开展学生工作中,社会工作注重整合学生自身及周遭存在的有利资源,从个体、人际,组织层面,协助学生达至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这种工作导向明显区别于强调控制与管束的传统工作方法。


强调学生参与而非消极被动的互动机制


社会工作被视为一项福利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成为行动主体、平等参与、协力探寻和应对服务对象所遇问题。


因此,“与服务对象一起”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机制。社会工作在看待学生所遇困境和需求时,强调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需求评量、问题界定、方案设计、服务开展与评估等全过程。相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特征,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和消极应对的地位。


强调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僵化的教育目标


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积极应对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发挥着补救的功能;并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促进各主体的发展,发挥其发展性功能;进而通过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维护社会秩序,发挥预防性功能。高校大学生整体上处于身体发育和价值观形塑之重要阶段,发展性任务是大学阶段的核心要旨。因而,社会工作在介入学生工作时,通过积极整合有利资源、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社会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伦理价值等元素向高校原有学生工作体制的嵌入,进行服务输送和服务嵌入;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对上述元素的主动吸纳与积极导入,将形成一种“双向嵌入“的互动关系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构“格局,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学生个人、群体,乃至学校层面的增能目标。也就是说,探索一种多主体相互平等嵌入、协同治理、互动合作的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的重要路径。

TOP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