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中心

纪念赵环副教授逝世三周年专题 |连“环”记
时间:2020-05-21 13:08 来源: 浏览量:74

三年前,原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赵环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赵老师把社会工作作为终身事业,先后参与创办了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东莞市现代社会组织评估中心,为评估中心的运营和发展鞠躬尽瘁。在赵老师逝世三周年之际,为寄托我们的哀思,传承赵老师的精神,中心在公众号特别推送赵老师的“督导手记”及学术文集。


在“甲流”横行的日子里


赵环


前段日子,因甲型流感到医院就诊的人数有明显增加趋势。世界各地报道的患病数量也日有增加。由于疫情的持续升温,很多人因此情况的不可预期而处于心理焦虑的状态,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甲流”防治和心理防疫呢?


接受合理资讯,做出正确解读


从媒体获取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们无可避免地依靠媒体认识外面的世界。正确有效地获取、更新防护知识等是相当重要的事。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看,我们掌握、吸收、相信哪些信息,就会酝酿出不同的对人,对事的看法。如果接收了太多偏颇、扭曲甚至是错误的资讯,那么生长出来的就可能会是消极的、甚至是病理性的心态。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有合理的角度看待新闻媒体的报道。比如,如果比较科学地分析世界各地“甲流“致死率的话,可能会发现“甲流”与一般流行性感冒的病死率差不多。虽然其散播力强是要特别引起注意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必要恐慌。因为后果影响不是特别严重,每年的流行性感冒也会导致不少人死亡,只是大家也没太注意而已。


此外,当我们听取专家的访谈时,不妨问自己,专家学者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哪些东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引起注意的。如果用这个态度来看问题,能让我们学会比较主动地分析信息,并且学习从信息中得出怎么样去保护自己的现实策略。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高频度地摄取相关信息,以免不安心理的过度强化。每天收听、收看一至两次有关的资讯即可,也可借此机会和家人、朋友讨论资讯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同时注意不受谣传的误导。


客观看待疫情和防治举措


我们应该明白,疫情发展和统计数字的公布更新,是为了让大家具备防患意识,而不是为了让大家恐慌。而且数字的增加,并不一定说明情况越来越糟。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各地采取了很多隔离措施,比如对某些地域和群体进行隔离观察。这其实为了照护患病者,更是为了减少传染源的扩大,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从政府的防疫举措来看,“按照最坏的情况部署”,体现了其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只有充分估计到事件的复杂性、困难性和艰巨性,并将疫情传播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当作现实问题看待和处理,才可能争取到最好的防治结果。


去除过度焦虑和恐慌情绪


“甲流”横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压力事件,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焦虑情绪。其实,适度的焦虑水平,可以激发起人高效处理问题的能力。


但是也有一些人可能因为缺少应对措施和认知调适,而造成过度焦虑,甚至形成恐慌心理。问其原因,回答或许是“担心自己或亲友被感染”。其实,这种回答是表面的,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心理动力。比如,过分担心自己或亲友得“甲流”,反映出了一个人的不安全感。或者说,是因为执着于目前所拥有的,而不能、甚至不敢面对“失去”。在平日里,他们或许能应付日常发生的事情,但是当其处在应激情境中时,内心的不安全感就会被激发,甚至恶化。应对由此原因导致的恐慌情绪,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比如,要整理、反思个人安全感及控制感的来源和期望,了解自己的立场和修正不合理的看法。这种功夫可以自行修习,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以有效地驱除过分焦虑带来困扰。


建立同理心,克服人际恐慌


另外一种人际性恐慌也值得我们注意。这是当恐惧成为人们的集体心理现象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呈现出的一种紧张状态,导致人们会不自觉地做出“是敌是友”的主观判断和行为。比如,有的人只要看见或者听见有人咳嗽,就会马上如临大敌,快速躲避或敌对态度面对之。这样的情况,容易形成对他人的歧视和排斥。形成风气的话,甚至会导致有疑似症状的患者因担心人际网络受损、亲密关系解体,而不愿意去医院接受诊治的情况发生。


前面我们提到过,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出个人的最佳效能。在“甲流”的防治中也可以提倡激发适度的焦虑和谨慎。比如,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起“我有可能会被感染”的合理态度。此种认知,并非是吓唬自己,而是让自己在面对“甲流”时,具有适当的小心谨慎和相应的卫生举措。


每个人也可以预先想想,假如自己被感染,那么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当我们具有一整套完整、理性的“预案”时,恐慌就可能得以消退。


此外,当我们建立起此种“我有可能被感染”的态度时,就更容易形成“同理心”和“守望相助”的情怀。对疑似患者和感染者,形成心理上的接纳,避免发生歧视和排斥。


有失必有得。凡事多向光明看


人的心态会大大影响其心情与生活品质。当我们往好的、乐观的方向去思考时,就会去除不少忧虑,甚至会获得快乐。“甲流”横行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问自己:“这件事情有它好的一面吗”,“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减少了出门,会有较多的时间和家人共处”,“我们是不是比以往多了些时间看书、听音乐”,“是不是可以有时间用心呵护一下自己和他人”,“我们在这件事情上又学到什么,得到了哪些成长”。


重视社区心理防疫工作


以前,当提及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时,我们往往把耳光聚焦到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治中。其实,心理健康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当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民众会有免于恐惧、得到宽慰的迫切需求。因此,在应对公共卫生议题时,政府要意识到维护公共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出台政策和相关配套举措,落实心理防疫工作。比如,在个体层面提供情绪觉察、压力管理、信息咨询、心理辅导的渠道;在家庭层面上提供支持机制;在社区层面上完善心理健康三级网络的运行,使居民以积极的心态,充分准备,从容应对。

更多信息请关注
我们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 2015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QQ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021-61065325

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