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中心

纪念赵环副教授逝世三周年专题 |连“环”记
时间:2020-05-12 12:06 来源: 浏览量:83

三年前,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的创办人之一、原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赵环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赵老师把社会工作作为终身事业,为中心的运营和发展鞠躬尽瘁。在赵老师逝世三周年之际,为寄托我们的哀思,传承赵老师的精神,中心在公众号特别推送赵老师的“督导手记”及学术文集。



让生死不再“两茫茫”


赵环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故意伤害他人、自杀现象屡屡见诸报章,“清华学生伤熊事件”更是引发了教育界的激烈讨论。“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在社会急剧变化、各种观念相互撞击之下,青少年常常对人生的价值、自我和周遭环境的关系、生死问题无法正确把握。有研究报告表明近四分之一的大学新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古人早就说过“死生亦大矣!”而我们的学校教育至今还没有提出一个明晰的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生命问题的策略。


一、从“电子宠物’说起

许多成年人都有童年时饲养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的经历。我们一旦确定了和某个小动物的“饲养关系”,就要主动地担当起喂食、提供住处、处理大小便等琐碎事情的义务。在与小动物的相处中我们能够体验到动物也是鲜活的生命体,如果遭遇动物死亡我们可能会感到悲伤。

现今的青少年更多拥有的是“电子宠物,,。虽然“电子鸡,,、“电子鸭”也会提醒人定时地“喂食”或“清理住处”,可是那仅仅是按几个键而已。“领养者”一旦感到不需要这个“宠物”就可以随意地弃置不理且不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宠物”若死亡,按一下Reset键就马上可以复活。笔者就曾经在公交车上目睹两名中学生攀比谁的“电子鸡”更能耐受饥饿而不死的闹剧。如果把“电子宠物”也看作是一种另类的生命教育的话,那么其最起码是一种误导,误导了对生命现象的不尊重和不负责任感、混淆了生死的不可逆性、割裂了人与其他生命体之间的情感联系。电子宠物是一种虚拟的生物,我们不禁担心这种虚拟化会使青少年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感知也处于“虚拟”的状态。


二、生命教育是什么

1970年代中后期,由于西方社会中大量的凶杀、暴力、吸毒、艾滋病传播等漠视生命的行为大肆蔓延,在很多学者的倡导下成立了一些以“生命教育(LifeEducaiton)”为主题的学会和组织,其宗旨在于提醒、教育青少年爱惜自己的生命,自我实践及挑战困难。1990年代初,此风东渐,生命教育的理念开始在我国港台地区传播,并结合本土的社会状况在内涵上有所变化。

以台湾省为例,其生命教育工作开展了十多年。首先是在一些学校和个别地区试行,在取得较大成效后,教育部门将生命教育列为重点工作。1997年台湾省教育厅推出了中等教育学校的“生命教育实施计划”,正式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有学者把台湾省生命教育计划的目的归纳为6条:①

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进而重视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的内涵;

2.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观念,进而发展潜能、实现自我;

3.增进人际关系技巧,提升对人的关怀;

4.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

5.协助学生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6.确认正确、健康的死亡棍念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培养正面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

我国香港地区的生命教育几乎和台湾地区同时起步,起先是一些宗教团体于1970年代后期倡导,不久为主流教育学界接受。有学者把香港地区的生命教育归纳为三个维度、五大单元:②

三大维度:

生命的探索—欣赏生命;

生命的体会—勇于生存;

生命的实践—关怀生活。

五大单元:

体会生命的价值;

探索生命与大自然的关系;

实践解难能力;

体会及管理自我情绪;

探索人与人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和青少年谈论生死问题似乎过于沉重而避而不谈。有些家长甚至会不断传达给孩子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一些不正确的信息。事实上,我们痛心地发现很多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不觉得生命有意义,没有人生方向,甚至是对生命不可逆性不了解,因此有学者大声疾呼生命教育势在必行,’,2l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唤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③

笔者认为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应该是人生教育的基础。简言之,我们提倡的生命教育乃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的生命,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的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

从预防消极行为的方面来看,通过接受生命教育,使青少年学生体验到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同等重要性,接纳、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从而避免做出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危害社会的行为。

但是,生命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等同于“自杀预防”或“暴力预防”,虽然生命教育必须正视上述课题,也包括对这些问题投射出的对于生死意义的探寻和重建,但是这些工作毕竟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正本清源,生命教育更应该包涵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对人生意义的考察,直面诸如“生命是什么、死亡是什么、活在世上有什么价值、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指向的是有关生死、人生意义等人生哲学课题。其终极目的在于使学生爱护珍惜各种形式存在的生命和环境,自爱和爱人、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的魅力、积极面对挫折与压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有限生命中的丰盛人生。

实施生命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根据青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成长阶段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育框架和教育内容,并且要和价值观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生命教育包含了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丰富内涵,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工程,简单划分为三个层面。

层面一:启发生命情感,感受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

这一层面致力于让学生正确了解生命从孕育、诞生、成长一直到死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现象的现实感受,领略到生命的可贵与神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对于生命的积极情感,形成尊重自己和周围生命的伦理取向。

层面二:正视自然规律,接纳自我,树立理想,直面人生风浪,规划生涯。

这一层面着重于把握对待生死与人生意义的课题,致力于正确接纳“生存-死亡”这一人生哲学的终极概念。贯穿其中的不仅局限于经验教育和情感培育,更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一个人对于“生与死”的定位,事实上包涵着“活着为了什么”这个人生观的核心问题,醉生梦死、虚度光阴或者积极进取、造福人群等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往往基于对这个基本价值问题的内心回答。生命教育倡导青少年珍惜拥有的大好年华,积极认识自我、接纳自己、认同自身存在的价值、主动维护自信自尊,并且协助青少年规划自己的生涯前途,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实践人生理想。此外,生命教育让人直面人生中必然会遭遇的种种失落和一些例如亲友死亡这样不可避免的悲剧,促使情感接纳和理性对待。

层面三:内化内省,整合知行。

显然,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形成挂在嘴边的“座右铭”,而是内化为指导人生目标的人生观。我们发现,有些做出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人的脑海中并不缺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很宝贵的认识;贪赃枉法、作奸犯科的人也并非不知道自己的行径为世人所不齿。因此,对于生命内涵的理解和人生意义的把握,是既需要“知”更需要“行”,其间最核心的环节在于个体是否真正“内化”。还有的人,明明在理性层面上有着清晰的对于生命的正确态度和信念,可是遭遇到突发事件同样会出现失范。因此,生命教育既丰富又重要的内涵,不仅需要“内化”为个人信念,还需要实践的“历练”,需要人们进行主观的“内省”,“日三省吾身”不仅具有澄清作用,还具有锻炼巩固的实践意义。


三、生命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

其一,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被视为一种文化禁忌而重重包裹在神秘的面纱下。虽然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受到不少关于死亡的信息,例如交通事故、恐怖袭击、自杀、战争,但是对于死亡这个话题我们还是避之惟恐不及。由于害怕死亡而逃避探究死亡或者成为某种“禁忌”,最多让人暂时忘忧,还可能使人急功近利、醉生梦死。人们惧怕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未知”,一旦化“未知”为已知,那么就可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另外,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中的起起落落,许多的消极事件也可看成是某种情感、希望、关系的死亡。

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死亡与生存相互依存,每个生物一出生便要步向死亡。正如哲学家田立克(PauliTilch)说的,“若不能够死亡,又怎能够真正生活”。生命教育提醒青少年知道如何去面对生命的演化,知道如何在死亡未来临之前好好生活。

古人说“参透生死命自长”,生命教育就是要人们“参透”生命的有限与脆弱,让人们珍惜有限的生命。生命教育鼓励学生探求死亡的课题,鼓励直面永恒的死亡,从中寻求有限生命的可爱,勇敢面对生命中的艰难困苦,赋予生命以积极的意义。

其二,生命教育并不提倡“平等主义”或“妥协主义”。

生命教育并不主张人应该无条件地平等地“尊重”一切生物体,包括人、动物和植物。生命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中心”,始终站在“人”的立场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并且认识到动植物以及周遭环境同样是值得爱惜的。生命教育更不是主张“宁为瓦全、不为玉碎”、贪生怕死的妥协主义。生命教育在肯定生命的物质价值、功利价值的同时,同样弘扬为了尊严、责任、信仰而“舍生取义”的高尚行为和崇高精神价值。



注:

①何福田:《把生命教育融人多科教学—兼谈减轻课业压力的商椎》,台湾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研习资讯》第19卷,1999年

②黄成荣:《在生命挑战教育推行分享会上的演讲》,香港城市大学青年研究室、复和综合服务中心2002年,第26页

③王民:《田立克PaulTililch》,台湾生智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社科教研室,上海,201512)

更多信息请关注
我们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 2015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QQ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021-61065325

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返回顶部